要做好調解工作,調解員第一步需要考慮什么問題?調解員與調解對象之間什么最重要?針對不同特質的調解對象,調解員應該如何做,才能讓調解漸入佳境? 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均可在4月25日下午的一場調解員培訓中收獲到。
本場培訓由杭州市公益福彩金項目、建德市婦聯共同支持,由建德市府東社區(qū)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建德市德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新安婆婆”家事調解室共同承辦。
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村婦女維權工作人員、壽昌鎮(zhèn)山峰村、東門村、城中村、城北村、大塘邊村調解員、田園社區(qū)社會能力提升項目組工作人員等共計70余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本期培訓邀請了中華九型應用研究會理事長、浙江省婦女干部學校特邀講師、杭州市人民調解協會理事、杭州電視臺金牌和事佬、西湖區(qū)家事調解委員會主任、西湖區(qū)人民法院家事調解團隊負責人潘月新老師主講。
培訓課上,潘月新老師以理性思維人的人格特質為主題,告訴在場的各位調解的第一步就是要思考如何讓調解對象對調解員有好感,因為彼此之間的信任聯結最重要。同時,潘老師講解了針對不同人格特質的特征和表現,如何判斷使用最恰到好處的調解方案。培訓過程中,潘老師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和游戲互動的形式,使課程更加生動易懂。整場培訓笑點不斷、氣氛熱烈。
通過老師系統的講解,學員們學到了很多矛盾化解,特別是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實戰(zhàn)技巧,大家都認為本次培訓受益匪淺,希望以后能多多舉辦這樣有意義的培訓。
(通訊員 洪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