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xxxxx在线观看,亚洲香蕉看一线,久久国内Av免费

<td id="unvpy"></td><object id="unvpy"></object>

  • <td id="unvpy"><strong id="unvpy"></strong></td>

    資訊·活動 建德新聞網
    0571-64718371
    舉報電話: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聞傳媒中心 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 建德新聞網 > 建德頻道 > 資訊·活動

    微信掃一掃分享

    微法庭化解八年干戈 唐代詩人紀念館重獲生機
    2020-04-06 14:28

    日前,李家鎮(zhèn)沙墩頭“微法庭”迎來了掛牌后的首次現場調解。建德法院工作人員來到現場與人大代表、綜治干部一起,成功調解三起債務轉讓合同糾紛案件。歷時長達8年的糾紛,終于圓滿解決,塵埃落定?!拔⒎ㄍァ贬尫呕鶎又卫怼按竽芰俊?,讓矛盾在家門口化解。

    一場糾紛,讓名人紀念館沉寂多年

    “石上生靈筍,泉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边@是唐朝的詩人李頻游建德靈棲洞留下的詩句。

    李頻,唐代詩人,壽昌長汀源(今建德李家鎮(zhèn))人。《全唐詩》載李詩208首。

    2010年,李家鎮(zhèn)龍橋村村民老楊、老賴等人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集資修建了李頻紀念館。2012年,老楊、老賴等人無力償還修建紀念館產生的債務,找到李家鎮(zhèn)政府尋求幫助。在鎮(zhèn)政府協(xié)調下,老楊等人與紀念館所在地村委會簽訂了一份移交協(xié)議。約定村委會支付給老楊、老賴等人15萬余元,紀念館移交給村委會管理承辦,涉及紀念館的登記資料和李頻石像、石碑等物件也一并移交給村委會。

    在處理過程中,雙方就紀念館二樓是否移交問題發(fā)生分歧?!岸遣粚儆诩o念館的,是屬于寺廟的,建起來加上裝修就花了100多萬?,F在村委會說拿去就拿去,我們肯定不同意的?!崩腺噲苑Q二樓不屬于移交的范圍。

    紀念館移交陷入僵局,村委會扣著5萬元不支付,一拖便是整整八年。2020年年初,紀念館實際管理人賴某等人將龍橋村委會告上了法庭,要求村委會按約支付剩余5萬元。

    爭了八年的“紀念館二樓”

    是否屬于移交范圍?

    經過法官初步了解,雙方的主要爭議在于紀念館二樓是否屬于移交范圍的問題,也就是協(xié)議中的第一條“館廟分開”。

    什么是“館廟分開”?又哪里來的“廟”?李頻生前甚愛梨山風景,后人在其死后便在梨山建廟,以供瞻仰。而在李頻紀念館旁就有一座寺廟,名為“梨山廟”。在移交協(xié)議中第一條便寫明要求“館廟分離”,老楊等村民將紀念館移交給村委會?!耙粯蔷褪羌o念館,石碑石像都在一樓,二樓是我們寺廟的生活區(qū)和辦公區(qū)……”老賴對來了解情況的法官說道。

    在村委會,法官也了解到雖然過去了近8年,村委會負責人早已更換,但現任村委負責人楊書記對紀念館的管理承辦以及后面的發(fā)展都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讓紀念館能重新投入使用。

    法官認為,要徹底化解八年干戈不能就案論案,況且這還涉及到宗教活動場所和傳統(tǒng)文化。不能一判了之,要將矛盾化解在村里。

    微法庭搭建平臺暖心調解

    3月31日上午,大同法庭通過微法庭搭建調解平臺,邀請了人大代表、鄉(xiāng)鎮(zhèn)綜治干部、各村治保主任等在李家鎮(zhèn)沙墩頭微法庭一起參與調解。

    “我們的要求就是讓村委會把剩下的5萬元付了……”老楊、老賴對坐在自己對面的楊書記說道。

    “事情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當初跟你們簽協(xié)議的也不是我,但是我們今天都坐在這里了,就爭取把這個事情解決了……”龍橋村委會負責人楊書記也對老楊、老賴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法官在聽取各方的意見后,對原、被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了梳理,提出了調解意見。經過人大代表、綜治干部、法官一起調解三個小時,雙方在共同發(fā)揚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立場上達成了一致,對紀念館整體移交事項明確了實施方案。老楊、老賴等人在今年5月底前清理騰空李頻紀念館中的個人物品并將紀念館全館移交村委會管理承辦,移交后一個月內龍橋村委會支付剩余的5萬元。村委會也表示,待接收紀念館后,會向上申報項目用心經營,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得到傳承。

    第一次調解圓滿成功的消息已經在村里傳開了,不少村民對“微法庭”點贊。身邊有了這樣的平臺,就可以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對村民來說是件大好事。

    調解結束后,大同法庭還組織鄉(xiāng)鎮(zhèn)綜治干部、村治保主任及網格員參加“微法庭”業(yè)務培訓,指導了浙江“移動微法院”、浙江ODR(在線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庭審直播等平臺的操作方法。(通訊員 藍徐玲 

    責任編輯: 胡燕群

    掃一掃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