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鄉(xiāng)飲、狀元樓及宋韻文化一期項目、胡恒茂民宿和千鶴紅嚴州小吃共富工坊之后,嚴州府在梅城南門頭打造的陸游詩局店又開門迎客。至此,嚴州府呈現(xiàn)我市嚴州宋韻美食的場景構建工作告一段落?!瓣懹卧娋值昃褪且锚毺氐拿朗痴Z言,全力呈現(xiàn)偉大愛國主義詩人陸游的詩篇詩意詩魂,讓宋韻美食‘走胃’又‘走心’。”嚴州府負責人王擁軍說。
“嚴陵,清虛之地,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186年,閑居五年之后的陸游赴任嚴州知州。在嚴州七百多天中,他“重賜蠲放,廣行賑恤”,深得百姓愛戴;他持筆當歌,作詩(詞)三百首,為文九十篇,詩集《劍南詩稿》最早就是在此刻印的。非常獨特的是,陸游是一個能寫又能吃的人,其現(xiàn)存9300多篇詩歌中,與美食相關的就高達3000多首。而當詩人遇上嚴州美食,人生況味中的酸甜苦辣咸盡數(shù)被味蕾感知,于是就誕生了很多關于“吃”的名詩名篇名文,跌宕起伏的人生也轉化成了與美食相關的煙火氣。
與“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等呼號抗金、憂憤心情的詩篇不同,陸游在嚴州的美食詩文卻極具溫情和愉悅。比如,他自稱“農家光景關心事”,在七百多天里寫了近二十則祈雨、禱晴、謝雪、勸農的文告。嚴州以種稻為主、種麥為輔,他記錄自己看到稻麥、蕎麥長勢良好而生的愉快心情:“三月翠浪舞東風,四月黃云暗南陌”“城南城北花漠漠,原野家家種蕎麥”等。又比如,嚴州襟三江,又是京城畿輔之地,商貿發(fā)達。作為嚴州知州的陸游,不僅見證了“炊煙生旅灶,野水漱寒沙”,還看見“幼婦髻鬟簪早稻”,也見到了“近村坊店賣新醅”景象??少F的是,陸游一句“但使胸中無愧怍,一餐美敵紫駝峰”,道出了他樸實無華的飲食觀:真正的美味不必舍近求遠,只要心中無愧意,吃糠咽菜也能抵達詩與遠方。陸游在嚴州三年的足跡,踏出了一幅“美食地圖”:有當時生活場景的情景再現(xiàn),還有當?shù)孛裆l(xiāng)土、菜肴傳承的展示;有家庭小菜制作、美食的調理、傳承人的創(chuàng)新研發(fā),以及田間地頭、鄰里街坊,還有路途風景。這些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市井風貌呈現(xiàn),不僅滿足了舌尖上的感知,更拉近了人與土地之間的關聯(lián)。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符號,也是考察一個區(qū)域歷史文化與心理特征的社會化石。王擁軍認為,以陸游詩文溪流構建獨特的宋韻美食文化場景,在宋韻中聽那些美得讓人心醉的詩句,那些遙遠又溫暖的詩事,不斷喚醒我們從小被浸潤的詩心。陸游在嚴州的美食詩文,讓我們從中窺探八百多年前宋代人的飲食細節(jié):當時的食品種類,調味料品,各地特色產(chǎn)物,包括飲食習慣和烹飪方法,階層之間的飲食觀念、飲食器具等。嚴州府·陸游詩局店就是要通過美食搭建一個時空場域,讓屬于過去的、詩文中的場景、詩文之外的人在時空中重逢,挖掘出詩人陸游獨特的人生履歷和人物個性,用傳承的思維、非遺的視角、美食的語言挖掘出美食所承載的意義,進而讓顧客用味蕾去感知獨特的嚴州宋韻文化。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陸游詩局店將堅守嚴州府25年來“山水、文化、美食”總體定位,依托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的優(yōu)勢,用非遺技法研發(fā)出了嚴州曬面、杏花水米糕、又一村豇豆餅、老嚴州鍋貼等幾大系列的非遺手工小吃。同時,著力拉長“吃”的產(chǎn)業(yè)鏈條,推動更多的人在產(chǎn)業(yè)鏈上增收共富,成為千鶴共富工坊的重要窗口。據(jù)悉,未來3年,嚴州府將在杭州、上海等地完成10家以上陸游詩局連鎖店的布局。
(通訊員 翁偉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