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縣設市三十年來,我市交通運輸事業(yè)發(fā)展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速、高鐵、航空線路從無到有,公路網(wǎng)絡不斷完善,內河水運能級躍升,樞紐體系加快構建,“公鐵水航”四位一體的現(xiàn)代立體交通格局已然形成。
回首過往,上世紀90年代的建德交通十分落后,成為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突出瓶頸。時任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的洪宗福,是我市撤縣設市以來交通運輸事業(yè)發(fā)展的參與者和見證人。洪宗福說,1992年前的320國道路基寬才12米、路面寬才9米,建德到杭州車程大約要3個小時,建德人到杭州開會、辦事一般是頭一天去、第二天才能夠返回。特別是320國道新安江到大同方向路況更差,到處破破爛爛,人們都說“建德到、車子跳”。
撤縣設市后,我市公路建設全面發(fā)展。上世紀90年代,國省道主要干線公路提升為一、二級公路,縣鄉(xiāng)公路均拓寬改建為等級公路。從1978年底至2000年,320國道建德段進行了兩次擴建改線,建設新安江過境公路,建成一級公路,時速100公里,四個車道。2002年到2005年,我市第二次對330國道實施改建,新建了復線,保留了老路,設中央分隔帶,全線達到一級公路標準。洪宗福說,隨著國省道主要干線公路提升,特別是320國道建德段的兩次擴建改線,建德到杭州辦事方便多了,實現(xiàn)了當天往返。
三十年來,我市先后完成了320、330國道,20、23省道建德段改造,同時在蘭江、富春江、新安江建德區(qū)域內相繼建成新安江大橋、嚴州大橋、三都大橋、麻車大橋等一系列跨江橋梁,沿江渡口逐步撤銷,結束了兩岸群眾擺渡過江的歷史。三都鎮(zhèn)松口村村民張海根說:“三都大橋建成通車后,不僅通行方便了,游客也多了,我們種的橘子價錢也高了,增加了我們農民的收入?!?/p>
市域內部交通的互聯(lián)互通在加密完善的同時,對外的連接也在跨越式發(fā)展。2003年至2006年,杭千、杭新景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淳安千島湖支線和龍游支線隨后也相繼建成通車,并與杭金衢高速相連,建德真正進入了“高速時代”?!?005年12月26日,杭千高速通車當天,我有幸駕駛班車從杭州返回建德,我從杭州南互通上高速到新安江互通下高速,僅花了1個小時10分鐘。”說起通車那天的情景,建德客運中心駕駛員徐霞軍記憶猶新,“我開車30多年了,從以前的沙子路面到水泥路面,再到瀝青路面,現(xiàn)在的交通有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2018年12月25日,杭黃高鐵正式通車,拉開了建德高鐵時代的大幕,建德到杭州38分鐘,到黃山1小時,到上海也只要68分鐘,進一步拉近了建德與各大城市的距離。市發(fā)改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順洪表示,隨著金建鐵路、杭衢鐵路陸續(xù)建設,預計到“十四五”末三條高鐵全線通車,建德年發(fā)送旅客將達到230萬人次,浙西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顯現(xiàn)。
陸運的故事還在續(xù)寫,水路和航空已翻開新的篇章。2016年12月1日升級改造的富春江船閘投入運行,年吞吐量達到2500萬噸。2018年10月29日十里埠港建成開港,讓曾經的黃金水道走上了復興之路。與此同時,我市通航產業(yè)也在蒸蒸日上,2015底建德航空小鎮(zhèn)應運而生,并建有浙江省首家經國家民航局批準并正常運營的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至此,“公鐵水航”四位一體的現(xiàn)代立體交通格局已然形成。
接下來,我市將牢牢把握“交通先行,保障發(fā)展”的主體定位,加速融入杭州都市圈建設,加強長三角區(qū)域的市場共構和產業(yè)對接合作,加快基礎設施互聯(lián)互通與共享共用,助力建德經濟騰飛。
【編后語】隨著公鐵水航集成的浙西綜合立體交通樞紐的加速形成,建德正在加速奔跑,開啟乘風破浪新征程,也肩負起時代托付的新使命。
(記者 湯夢婷 鄭雪純 周楊)
